近视之后
要不要给孩子戴眼镜?
补习班还上不上?
为什么有的孩子近视度数都不加?
近视的世纪难题
孩子的近视,可以说已经成为了
世纪难题
不同的应对方式,效果大不相同
今天我们就一起
看看什么叫经典的
“错误示范”

近视了也不戴眼镜
错误示范1

孩子戴上眼镜,眼睛好像总缺少了一分灵气,活动也不方便。更关键的是,坐实了孩子已经近视这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。
因为这样,多少家长抱着“只要我不戴眼镜,就没有近视”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,在孩子近视后,仍然坚持不去配镜。
其结果就是:
孩子近视看不清,导致总需要眯着眼睛看黑板。
眯着眼睛看,导致孩子眼睛更快地疲劳,调节出现异常。
由于 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,近视度数逐渐加深。
度数加深后更看不清,然后恶性循环,发展为中度甚至是高度近视。
配了眼镜也不复查
错误示范2
能走到这一步,你已经击败了30%的家长了,但是,仍需努力。

就像身高在一直变化一样,生长发育期孩子,近视度数同样变化迅速。这是因为在身体发育的同时,眼球也在变大和拉长。眼轴越长,近视度数就增长的越多。
很多孩子一个暑假个头窜了10厘米,近视也加深了100多度。
不注意劳逸结合
错误示范3

还有一种误区,是不懂得让孩子劳逸结合。以为戴上眼镜,孩子看清楚了,就不会产生疲劳。
事实上,除了看不清眯眼睛外,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如:写作业、看书、使用手机等,不注意休息,同样会导致眼睛的疲劳和调节紧张。
健康的近距离用眼时间,每次应不超过40分钟,连续使用电子产品则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。
休息期间,可以远眺5米以外的风景或散步、运动。总之,让眼睛看向远处。每次休息应在10分钟以上。